Arthur

17 POSTS0 COMMENTS
https://my-blog.io國際轉帳經驗談(美國、英國、荷蘭、台灣)
其實我的事業雖然沒有大到很誇張(主要是成功的那個聯盟行銷生意),但我定期轉帳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荷蘭、台灣,先前還有巴拿馬(很麻煩,因為怕洗錢還要提文件證明)。
為什麼有這些國家
先說說我為啥會需要這些國家的轉帳,美國我本身有成立公司,其中一個銀行轉帳回來是從美國的信託基金(讓外籍人士開戶的銀行多半不是傳統銀行,資金是放在信託基金裡面)。
我要把錢放到美國的帳號,就需要轉帳到美國,有時美國帳戶需要花錢,就得轉帳。
英國這點比較特別,我美國的銀行有兩個,其中一個的信託基金在英國,所以從那個銀行轉帳回來的就是英國轉帳的金流。
荷蘭的部分是我現在比較成功的聯盟行銷,因為金額較大筆,如果用PayPal收款,手續費和匯差光是被吃掉的就可以買很多東西。所以都選擇用銀行轉帳到外幣帳戶。
巴拿馬的話則是之前有一間聯盟行銷的公司財務部在巴拿馬(他們是很大的跨國企業),每次轉進來銀行都要我寄Invoice給銀行查證。
台灣轉美國要怎轉?
其實我很懶得去銀行填寫單子匯款到國外,第一個可能填錯,第二個銀行人多又要等。
所以我台灣轉帳美國有兩種,一種是Payoneer一個月大約會收款157~200美金,用存在虛擬錢包的錢轉美國,直接美金轉美金,只會被扣一點手續費。缺點是因為金額只有一點,如果要500美金以上,就不可能了。
Wise.com(之前的TransferWise),這個好處可以用信用卡付款到裡面的虛擬帳戶,然後虛擬帳戶直接ACH轉美國帳戶。信用卡的手續費大約3%左右,不是太低,但如果考慮到我家到銀行、等的時間,還有外幣帳戶不一定有外幣(常常看匯率OK就換回台幣),我會選擇使用Wise來轉美金到美國,因為瞬間入帳虛擬帳戶,然後1天透過ACH(國外的一種轉帳方式)到美國帳戶。
Wise可以設定綁定的轉帳帳戶,所以永遠不需要擔心填錯帳號,我曾經美國兩個帳號互轉把尾數7打成1,虧了150美金。Payoneer和Wise都可以存轉帳戶頭,對於我時常會粗心的人來說完全沒任何風險。
其實推銷Wise或是Payoneer可以賺一些錢,因為我有跟他們合作,但這邊我就不推銷了。只是提供私訊而已,這邊都是實際我生活中在操作的,不像很多部落客明明從來沒轉過錢,都要推薦他們賺廣告費。
Wise開戶需要護照認證(避免洗錢),Payoneer也要(也是避免洗錢),兩個都有2階段認證,因此帳戶很難被盜用。
這兩個就是從台灣要轉美國的方法最佳的。西聯匯款也很不錯,但最近網站當掉我沒辦法看費率。
美國轉台灣怎轉?
美國轉台灣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法規沒有限制太多,因此可以直接透過iPhone的FaceID登入App,然後直接輸入帳號就可以轉台灣的外幣帳戶。要SWIFT碼,這要找銀行要。
如果美國要轉台灣,千萬不要轉到台幣帳戶,會用即期匯率換匯,有時轉來的時候剛好突然差了1~2角,會虧一兩餐好吃的食物的錢。
PayPal轉台灣要怎轉?
我個人非常討厭用PayPal,第一個是因為轉台灣只能用玉山銀行,第二個是因為轉台灣的時候匯率還要扣很多。但它轉Wise的帳戶,很多部落客都推薦,事實上扣掉2.5%美金轉帳手續費,然後扣掉Wise轉台灣的外幣帳戶費用,其實根本沒差多少,搞不好還更少。
所以PayPal有錢就留著,拿來抵一些未來PayPal的花費,至少我只要有聯盟行銷是轉PayPal的,我都讓這些錢留在Balance裡面,因為怎樣轉都不會划算,抵銷掉未來的花費才是最划算。
荷蘭轉台灣會怎樣?
荷蘭轉台灣其實不會受到洗錢法的問題,所以不會有任何需要憑證的時候。轉台灣的時候要有一個外幣帳戶,然後要裝網銀App,只要收到外幣進來的信件通知(我的銀行國泰世華會有),幾個小時或一天後就可以解匯,這時候要申報性質。
記得要誠實申報,虛假的申報除了銀行信用會變差,還會被罰款。說實在話外國的金錢進台灣,只有少數幾項會有扣稅(我忘了哪幾項)。如果是聯盟行銷可以申報兩種:資訊服務收入,或者佣金收入,兩個都是境外所得不扣稅。
如果生意的廠商有在荷蘭,一定要有外幣帳戶,雖然跑銀行辦帳戶很麻煩,但這個麻煩不能省。荷蘭轉台灣,中間要經過中轉銀行,有時會有資金延遲,一直App解匯不了,我的銀行會有專人打電話來詢問申報。
然後銀行會扣手續費,我的銀行是300台幣,但我因為身份的關係,可以一個月免三次手續費。有時要注意300台幣對於金額的大小,如果太大,最好是用Payoneer,其次才是PayPal。
英國轉台灣
英國轉台灣跟荷蘭轉台灣幾乎一樣,畢竟都是歐洲的國家,就是要注意手續費和要有外幣帳戶就好了。
結論
總之就分享一下在外國匯款的經驗,我通常不是太大金額(怕被歪走)就會放在美國的銀行帳戶,因為那邊轉帳很方便,甚至可以轉Perfect Money或者加密貨幣。
美國投資開公司創業到一半,所見所聞分享
前言
現在疫情其實全球都很嚴重,如果我要去美國,大概有87%的機率會確診,然後回台灣隔離要自費,治療要自費,因此現在打死我都不願意出國。
但我卻在去年(2021年)的9月3日在美國正式登記公司並且創業,因為疫情影響到30天左右拿到雇主識別編號(EIN),代表我在美國有公司是雇主。然後7天內在兩個專門給入資(incorporated)的外國資本家創立帳戶的銀行開戶成功。
正文
這些大概很多人都不會想到要怎樣做,我本身因為不想要牽涉到一些糾紛,不會推薦那家代辦的入資公司好,即使現在的不錯,但我怕它哪天出問題,有問題我自己一個就好了。所以這篇文章只會分享我的過程和一些辛苦與好處,不會教學太多。
要在美國開公司,要找一個可信賴的入資代辦公司,那個通常是美國的法律事務所,或者律師個人(但個人力道與資本不夠通常是很多個人一起合資)。
我選了一家Trustpilot(國外最具公信力的評價網站),只有三個負面評價,大約200個總評價的代辦公司。三個負面評價也仔細看過來回的對談,其實有些人是不講理,那三個人其實是來找碴的(搞不好是競爭對手派的)。
為什麼要在懷俄明州開公司
美國開公司有什麼好處先說一下,因為台灣的稅法,我在海外的所得不會被列入綜合所得稅,會被列入的只有我現在在之前公司掛名當顧問的正規薪水(有勞保和健保的)。
然後美國的稅法就要看各州,我選擇不是最多科技業去開的德拉瓦州,而是以農牧業和礦業為主的懷俄明州。這個對於知道美國各州的狀況的人來講,我的公司會被懷疑是要去開農場嗎?但考量兩個不同的州法律,最後深思熟慮以後選擇懷俄明州。
為什麼呢?德拉瓦州每年要給州200美金(還是300美金忘了),不管你生意做怎樣,那是州的規費,這一點對於我新創來說,能省就省,因為懷俄明州只要給50美金。然後報稅的部分則是最重要的,我開立美國公司,是想做全世界以歐洲與新加坡等亞洲的生意,這些地方的所得,在懷俄明州是完全不用課稅(境外所得)。
懷俄明州只有我實體賣美國人東西才要課稅,我沒有商店實體,就算美國人網路買我東西我也不用課稅。
如果我用美國公司的名義,收一部分台灣的收入,那台灣不用課稅,美國也不用課稅,美國的錢轉回台灣也不用課稅,這是合理合法且明智的避稅。
麻煩的部分
美國開公司不是全部都是好處,不然每個台灣公司找個可靠的代辦,全部去美國開公司收台灣的收入,兩邊都不用課稅不是多好。
最大的麻煩點在於美國的報稅季,德拉瓦州的話願意協助的會計師相當多,因為外資大額的都在那邊。但懷俄明州就不好找,且對方不會優先處理你(因為你的州較為不重要,且我現在公司第一年金流很少)。
美國人不是很積極處理事情的,所以我光是報稅的事情,從今年一月開始,就跟對方敲定要他們報稅,並且給對方所有去年的資料了。到了2月問了一下,對方還沒開始,跟我說IRS(美國的國稅局)最近才開始受理,之前他們沒有要處理。
然後到三月的時候,也就是前幾天,又寫信去催,才跟我說現在有一個會計師已經在幫我總交易大約15筆的銀行帳號處理所得稅的報稅。如果是台灣的會計師,15筆交易的公司,他們大概一天就處理完了。但對方跟我說要一週。
對方不是詐騙,也不會不處理,因為我也是在TrustPilot挑了很久,且詢問了很久對方說的細節評估不是詐騙,而且對方有和我的代辦配合。
但估計下週還要再去催一下,有可能又要再拖一週,這就是一般的美國人處理事情態度。
註冊公司需要怎樣資料
註冊公司其實根本不用給代辦證件,只需要給個人資料的文字(姓名、地址、電話),因為美國入資,規定要美國人當註冊代理人,所以他們在登記公司的時候是以美國的律師來或律師助理來當註冊代理人。
也就是如果大額投資,有可能公司會被歪走吧?因為整個公司並沒有任何資料是有你的護照和簽名的。但他們為了每年的註冊代理人費用,多數都不會作怪(作怪也沒多少錢可以歪,因為美國的銀行只要超過500美金就會轉回台灣)。
只有在銀行開戶要護照與WebCam照本人,所以要註冊美國公司還要有網路攝影機,還好我之前有嘗試了一下直播。網路攝影機一堆(在測試品質買了很多款)。而且我平時處理公事的iMac內建網路攝影機(即使左右顛倒)。
美國銀行創的帳戶為Business帳戶,理論上公司帳戶是不能將任何現金做為個人用途,如果不是獨資的LLC(台灣所謂的有限公司),還要做發票與收支的簿記,簿記費用找會計師事務所做,大概就該台灣的會計師事務所每個月針對新公司的收費一樣,3000台幣左右,只是沒有台灣會計師一年要收13~16個月。
獨資的LLC,不用簿記,如果將商業用戶花在自己想買的東西上,在報稅季節來或快到的時候與會計師信件討論(我英文口說不好,喜歡用信件,有些會計師願意跟你信件來回很久,有些不願意只願意視訊)。
他們會想辦法將個人花費挪到公司費用,然後公司前三年基本上做虧錢都沒關係,政府不會查。所以美金帳戶有錢,就刷需要用的美金工具或商品。太多了就轉回台灣的外幣帳戶。
而幫我申報稅務,一年只要500美金,因為我是獨資的LLC,因此美國政府不太會想要理會我,只要我有按時申報,就算沒有簿記沒有發票存留,被查帳的機率大概不到1%。這比台灣開公司要找會計師事務所一年大約36000台幣的費用條件好太多了。
懷俄明州的更大好處
最近加密貨幣雖然價值不好,可是前景誰都不知道,美國很多州都限制公司不准做加密貨幣的投資或者交易。
但懷俄明州的法律,刻意的容與公司合法的做加密貨幣的資產分佈,這也是我公司下一個要做的事情,要擺一些加密貨幣的資產,用穩定幣(如USDT)賺取超過定存很多的年利息。甚至交易多了可以做C2C的合作商,透過加密貨幣低價收,高價賣,賺取中間差價。
低價收的加密貨幣高價賣不掉,就先擺定存,大概年利率都是7~10%。
不過這個我必須要與代辦的委託讓他們把我的License Agreement(營業執照,就你可以做怎樣生意),做變更,大概要花一小筆的錢。
美國公司在全球生意的好處
美國公司在全球生意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第一個是評價好的金流都願意接受美國公司收款,只要我有EIN。然後我可以申請VOIP電話,號碼是美國的號碼,可能是像台灣的那種0800免費電話,由我方付費。
申請那種電話變成要聽力跟口說,但可以綁定的手機幾乎沒開機,只是給自己網站一個號碼取信於人(說真的外國人也不會一直打電話,大家多半也喜歡用信件或Skype、Discord之類的做聯繫,打字在怎樣都比講話快,還可以重看一次)
然後如果未來國際開通,疫情趨緩,美國公司還可以申請FounderCard,全球旅館還有很多機票都有折扣。
然後再來是比較個人的,就是我們台灣要刷美國東西有些因為卡片發卡國籍不能刷,用美國銀行的帳戶全部都可以了。
金流方便,大家就願意購買,尤其是近幾年做最很大的Stripe,台灣人申請不會過的,但美國公司(要有EIN)就可以過(我就過了只是還沒收款過)。
然後跨國轉帳變成超級輕鬆,加上了Wise.com的服務,可以不用花時間跑銀行,也可以全球轉帳來轉帳去。
然後對我個人有一個好處,有些聯盟行銷不願意付台灣人的帳戶,即使你的帳戶是Payoneer這種第三方支付,像CJ.com曾經累積了300多美金,就是一直說我稅務資料有問題(我確認過3次絕對沒問題)。
但我一換美國公司的帳戶,稅務資料填美國公司,它當月就匯款全額,而且沒有手續費。
那大家為什麼不都去創個公司
說真的因為公司的關係,我每天得多花一個小時的時間處理公司事務,像這樣寫自己部落格的時間變得很少。
而且找代辦入資以後,如果不懂的一些法律英文,不懂怎樣找會計師,報稅晚了一天直接被發2000美金罰款,然後每7天2%利息,忘了處理忘了收通知,大概一年可能就會被國際追討,或者根本未來不能入境美國。
未來等網路事業再有一個做起來,考慮要成立BVI(英屬維京群島)或荷蘭,或是新加坡的公司。那些公司在做很多生意上面稅務優惠更好,法律限制更少。只是現在處理過美國公司,會發現,除非我有找到可信的律師或者會計師,或是乾脆統包的事務所。不然我覺得去這些非主流地區會很危險,可能一個不小心就負債累累。
下一個挑戰,A.I.配合人工使用極短的時間產生有意義的部落格貼文
其實最近已經挑戰了初步的A.I.繪圖(雖然要電腦畫啥要人類指示),也挑戰了初步的A.I.寫音樂(雖然有部分後製還是要人類),那下一步呢?
打算挑戰A.I.與人腦並用,在10分鐘內產生600字左右有意義的部落格貼文,不會出現之前嘗試過的文章產生器的句子:「因為瑞士是瑞士所以瑞士是瑞士」這類很無言的句子。
而且是要挑戰中文的文章產生,由於我本身對於文字的掌握度很高,所以應該可以很快速的和A.I.合作完成一篇600字左右具有一定意義的部落格貼文。
如果這個能達成的話,其實我們公司在人力的節省可以少很多,因為有些定期維護的部落格貼文就可以使用A.I.來創造大綱,寫骨架。然後最後由有一點文學素養的人修正錯誤的字詞,或者修正用語(如A.I.可能使用的是中國或者香港的用語,台灣人可能看不懂)。
其實A.I.的文章產生自從GPT-3出來以後,我就有實驗過了,我曾經拿自己寫的24萬字輕小說來訓練模型,然後A.I.會寫出很特別跟我文筆相當相似的小說,因為資料處理不夠好,還有標點符號問題,因此之前實驗到一半因為有別的事情就中止了。
當初買RTX 3080的顯卡,就是為了玩機器學習。原本是AMD的顯卡,但PyTorch和Tensorflow幾乎不支援AMD的OpenCL加速,用CPU訓練速度是比GPU慢20倍左右。
如果對A.I.產生的文字有興趣的,歡迎把我這個部落格加到書籤,大概3~7天左右回來看一下,應該會有很精彩的內容。
A.I.繪圖作品
有鑒於前陣子台灣不知道為什麼後知後覺的在風行NFT,雖然只有一下,但我馬上想到可以將A.I.繪畫的圖在台灣的NFT平台上試試看水溫。
但中文的NFT平台如OurSong,成交量非常低,且如果非人氣網紅製作的作品,或是相當有梗的,即使A.I.的藝術很特別也不會有人買。
因為NFT這種產品除了買有梗的以外,多數是要買來等以後增值,如果像OurSong這麼冷清的交易量,其實增值可能性不大,投機客絕對不會買,寧可去國外的OpenSea平台交易,交易那種熱門的商品,轉波段的差價。
但既然已經提起興致,就來透過別人訓練好的模型(A.I.繪圖我不可能自己訓練模型,資金完全不夠,隨便一個模型都要好幾十萬美金的雲端顯示卡伺服器費用,大概只有學術單位有被大的資本家贊助才出得起)。
以下是創作的作品,未來A.I.相關的作品,會放在我們公司旗下網站 CodeData.com.tw 裡面,該網站是買二手的網域,因為搜尋引擎優化(SEO)注重的DA(網域權威性)還有DR(Domain Rating,網域評分)都很高,因此拿來做為資訊相關的部落格。
這邊會放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和一些作品,但不會寫很多官方的文稿或者寫真正創作的心態或心情。
畢竟這個是我個人的公開部落格,搶到my-blog.io這種非常好的網域,當然要如網域的名字一樣是「我的部落格」。
創作大致上如下面的圖,原理跟輸入給A.I.的指令就寫在CodeData文章裡面,這邊不多寫。
可以發現每張圖都很小,即使圖片品質質量我是認為不錯,但為什麼圖會大小那麼小呢?我並沒有因為放到網路上考慮流量將圖片縮小。最大頂多到400 x 400 像素。
因為即使我的顯卡在現在已經是很頂級的Nvidia RTX 3080 O10G,但10G的顯示卡記憶體真的完全不夠運算使用,只要超過400 x 400,就會出錯。
GPU的部分,一張圖大概要跑300~500個階段,然後平均4秒鐘是可以跑10個階段,所以一張圖最快要30 x 4 秒 也就是 120秒(兩分鐘)。
可是現在公開最好的那個模型,需要將程式修改可以連續跑100~500張圖,才會出現像上方比較有一點點質感的圖。每次產生100~500張圖,要一張一張挑選,只要有亂掉的地方就要刪掉。然後一個主題因為只挑一張圖,會有一些候選不錯的圖,刪除亂掉的圖,還要挑最好看的圖。
最花時間的部分其實不是在跑圖是在挑選。
後來其實我有修改過一下A.I.的程式細節參數,可以跑出一些蠻特別的抽象概念圖。那我會將這些圖拿去國外的OpenSea做成NFT拿來賣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NFT的操作在國外是相當耗費成本的,且失敗率很高。是屬於一個投機產業,且需要相當多的NFT領域知名人士付費給他們讓他們幫忙炒作。
未來也許會將這些圖結合A.I.產生的音樂當成封面,做成一張完全是A.I.產生的專輯放在各大音樂串流上。
A.I.創作迷你專輯「Dark Theater」
這是這段期間內,訓練了很久的A.I.模型,產生出來的鋼琴曲子,大概總共300首挑出3首,較具有故事性的,編排順序後發布只有三首的迷你專輯「Dark Theater」。
上面的是SoundCloud的播放器分享,其實在Spotify、Apple Music跟Youtube Music之類的都找得到,如果有興趣可以追蹤我們的這些帳號(不管是SoundCloud還是Spotfiy等),只要一有新的創作都會發佈在各個平台。
A.I.創作音樂到底要做啥呢?一開始是好玩的實驗性質,後來發現其實可以做出一下所謂的Royalty-Free的音樂,也就是國外很多網站在做的Stock Music。
但要到達這個目標,首先得讓音樂能夠有感情,跟真人不能差太多。然後要想好主軸,到底是只做伴奏類型的(較為簡單),還是有加上旋律的(較為感人)。
即使在美國成立公司,說真的以樂手的身份,完全沒辦法進入歐美的Stock Music市場,身為亞洲人除非帥到像韓國團一樣,不然註定就是不可能走熱門的音樂樂手路線。
如果要將音樂當事業來做,亞洲樂手頂多就是在Stock Music熱門,但我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幾首音樂拿去投了很多個一流熱門的音樂庫,沒有一個願意接受。
第一個是Stock Music的樂手已經滿載了,再來就是國籍是台灣是很辛苦的,很多在選國家不是沒有Taiwan,就是Taiwan後面加個POC(中國的一省),那個在考量到挑選樂手的時候一定是很扣分。
經過仔細考慮後,就開始一個嘗試性的專案,用A.I.來產生各種樂風的音樂,不只我個人可以做到的音樂,然後我們公司架一個平台,專門在歐美(華人區不太可能,因為消費習慣不一樣,大家只想要免費的)銷售Royalty-Free的音樂。
考量過市場,基本上不要想要當一流的銷售網站,就算是三流的只要一天有10~100個訪客,其實公司的收入也可以到有一定程度,因為這是現在所謂網紅或者影片創作熱門的狀態下,需求量相當大的產品。
想想看錄製一個PodCast或者YouTube影片節目,甚至短影片,如果有跟影片主題相近的音樂作為伴奏,後製又做得恰當,一定是加分很多。
所以歐美的人為了怕侵權導致的法律問題要賠償,通常都很樂意去買所謂的Royalty-Free或者稱之為Stock Music。這些音樂只要購買他根據網站寫的協議,有的可以用在單一創作,有的是無限制使用。
然後這些音樂如果怕被盜用,可以申請Content ID,授權的用戶幫對方且除Claims就好了,其他的只要盜用對方的廣告收益就是自己的。
總之這是一個實驗性質的專案,網路事業這種東西,只要成功一個就可以養活自己很久。當然我能創公司也是因為網路事業在聯盟行銷曾經成功了一個領域,賺來的錢就可以支付公司開銷與我的生活費還有結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