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 4 月, 2023
More

    Arthur

    Arthur
    15 POSTS0 COMMENTS
    https://my-blog.io

    下一個挑戰,A.I.配合人工使用極短的時間產生有意義的部落格貼文

    其實最近已經挑戰了初步的A.I.繪圖(雖然要電腦畫啥要人類指示),也挑戰了初步的A.I.寫音樂(雖然有部分後製還是要人類),那下一步呢? 打算挑戰A.I.與人腦並用,在10分鐘內產生600字左右有意義的部落格貼文,不會出現之前嘗試過的文章產生器的句子:「因為瑞士是瑞士所以瑞士是瑞士」這類很無言的句子。 而且是要挑戰中文的文章產生,由於我本身對於文字的掌握度很高,所以應該可以很快速的和A.I.合作完成一篇600字左右具有一定意義的部落格貼文。 如果這個能達成的話,其實我們公司在人力的節省可以少很多,因為有些定期維護的部落格貼文就可以使用A.I.來創造大綱,寫骨架。然後最後由有一點文學素養的人修正錯誤的字詞,或者修正用語(如A.I.可能使用的是中國或者香港的用語,台灣人可能看不懂)。 其實A.I.的文章產生自從GPT-3出來以後,我就有實驗過了,我曾經拿自己寫的24萬字輕小說來訓練模型,然後A.I.會寫出很特別跟我文筆相當相似的小說,因為資料處理不夠好,還有標點符號問題,因此之前實驗到一半因為有別的事情就中止了。 當初買RTX 3080的顯卡,就是為了玩機器學習。原本是AMD的顯卡,但PyTorch和Tensorflow幾乎不支援AMD的OpenCL加速,用CPU訓練速度是比GPU慢20倍左右。 如果對A.I.產生的文字有興趣的,歡迎把我這個部落格加到書籤,大概3~7天左右回來看一下,應該會有很精彩的內容。

    A.I.繪圖作品

    有鑒於前陣子台灣不知道為什麼後知後覺的在風行NFT,雖然只有一下,但我馬上想到可以將A.I.繪畫的圖在台灣的NFT平台上試試看水溫。 但中文的NFT平台如OurSong,成交量非常低,且如果非人氣網紅製作的作品,或是相當有梗的,即使A.I.的藝術很特別也不會有人買。 因為NFT這種產品除了買有梗的以外,多數是要買來等以後增值,如果像OurSong這麼冷清的交易量,其實增值可能性不大,投機客絕對不會買,寧可去國外的OpenSea平台交易,交易那種熱門的商品,轉波段的差價。 但既然已經提起興致,就來透過別人訓練好的模型(A.I.繪圖我不可能自己訓練模型,資金完全不夠,隨便一個模型都要好幾十萬美金的雲端顯示卡伺服器費用,大概只有學術單位有被大的資本家贊助才出得起)。 以下是創作的作品,未來A.I.相關的作品,會放在我們公司旗下網站 CodeData.com.tw 裡面,該網站是買二手的網域,因為搜尋引擎優化(SEO)注重的DA(網域權威性)還有DR(Domain Rating,網域評分)都很高,因此拿來做為資訊相關的部落格。 這邊會放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和一些作品,但不會寫很多官方的文稿或者寫真正創作的心態或心情。 畢竟這個是我個人的公開部落格,搶到my-blog.io這種非常好的網域,當然要如網域的名字一樣是「我的部落格」。 創作大致上如下面的圖,原理跟輸入給A.I.的指令就寫在CodeData文章裡面,這邊不多寫。 可以發現每張圖都很小,即使圖片品質質量我是認為不錯,但為什麼圖會大小那麼小呢?我並沒有因為放到網路上考慮流量將圖片縮小。最大頂多到400 x 400 像素。 因為即使我的顯卡在現在已經是很頂級的Nvidia RTX 3080 O10G,但10G的顯示卡記憶體真的完全不夠運算使用,只要超過400 x 400,就會出錯。 GPU的部分,一張圖大概要跑300~500個階段,然後平均4秒鐘是可以跑10個階段,所以一張圖最快要30 x 4 秒 也就是 120秒(兩分鐘)。 可是現在公開最好的那個模型,需要將程式修改可以連續跑100~500張圖,才會出現像上方比較有一點點質感的圖。每次產生100~500張圖,要一張一張挑選,只要有亂掉的地方就要刪掉。然後一個主題因為只挑一張圖,會有一些候選不錯的圖,刪除亂掉的圖,還要挑最好看的圖。 最花時間的部分其實不是在跑圖是在挑選。 後來其實我有修改過一下A.I.的程式細節參數,可以跑出一些蠻特別的抽象概念圖。那我會將這些圖拿去國外的OpenSea做成NFT拿來賣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NFT的操作在國外是相當耗費成本的,且失敗率很高。是屬於一個投機產業,且需要相當多的NFT領域知名人士付費給他們讓他們幫忙炒作。 未來也許會將這些圖結合A.I.產生的音樂當成封面,做成一張完全是A.I.產生的專輯放在各大音樂串流上。  

    A.I.創作迷你專輯「Dark Theater」

    這是這段期間內,訓練了很久的A.I.模型,產生出來的鋼琴曲子,大概總共300首挑出3首,較具有故事性的,編排順序後發布只有三首的迷你專輯「Dark Theater」。 上面的是SoundCloud的播放器分享,其實在Spotify、Apple Music跟Youtube Music之類的都找得到,如果有興趣可以追蹤我們的這些帳號(不管是SoundCloud還是Spotfiy等),只要一有新的創作都會發佈在各個平台。 A.I.創作音樂到底要做啥呢?一開始是好玩的實驗性質,後來發現其實可以做出一下所謂的Royalty-Free的音樂,也就是國外很多網站在做的Stock Music。 但要到達這個目標,首先得讓音樂能夠有感情,跟真人不能差太多。然後要想好主軸,到底是只做伴奏類型的(較為簡單),還是有加上旋律的(較為感人)。 即使在美國成立公司,說真的以樂手的身份,完全沒辦法進入歐美的Stock Music市場,身為亞洲人除非帥到像韓國團一樣,不然註定就是不可能走熱門的音樂樂手路線。 如果要將音樂當事業來做,亞洲樂手頂多就是在Stock Music熱門,但我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幾首音樂拿去投了很多個一流熱門的音樂庫,沒有一個願意接受。 第一個是Stock Music的樂手已經滿載了,再來就是國籍是台灣是很辛苦的,很多在選國家不是沒有Taiwan,就是Taiwan後面加個POC(中國的一省),那個在考量到挑選樂手的時候一定是很扣分。 經過仔細考慮後,就開始一個嘗試性的專案,用A.I.來產生各種樂風的音樂,不只我個人可以做到的音樂,然後我們公司架一個平台,專門在歐美(華人區不太可能,因為消費習慣不一樣,大家只想要免費的)銷售Royalty-Free的音樂。 考量過市場,基本上不要想要當一流的銷售網站,就算是三流的只要一天有10~100個訪客,其實公司的收入也可以到有一定程度,因為這是現在所謂網紅或者影片創作熱門的狀態下,需求量相當大的產品。 想想看錄製一個PodCast或者YouTube影片節目,甚至短影片,如果有跟影片主題相近的音樂作為伴奏,後製又做得恰當,一定是加分很多。 所以歐美的人為了怕侵權導致的法律問題要賠償,通常都很樂意去買所謂的Royalty-Free或者稱之為Stock Music。這些音樂只要購買他根據網站寫的協議,有的可以用在單一創作,有的是無限制使用。 然後這些音樂如果怕被盜用,可以申請Content ID,授權的用戶幫對方且除Claims就好了,其他的只要盜用對方的廣告收益就是自己的。 總之這是一個實驗性質的專案,網路事業這種東西,只要成功一個就可以養活自己很久。當然我能創公司也是因為網路事業在聯盟行銷曾經成功了一個領域,賺來的錢就可以支付公司開銷與我的生活費還有結餘。  
    Advertisingspot_img

    Popular posts

    My favorites

    I'm social

    0FansLike
    0FollowersFollow
    3,753FollowersFollow
    0SubscribersSubscribe